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7月07日
除了提升動力鋰電池技術之外 還有什么方式可新增新能源續航里程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逐年上升。從乘聯會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九月份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8.9萬輛和8萬輛,同比下降33.4%,環比下降8%。雖然增速有所緩解,但是并不妨礙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中的影響力。
除了銷量之外,電動汽車的續航一直都是消費者比較擔心的問題,尤其是純電動汽車而言,里程焦慮仍然存在,除了提升電池技術之外,還有什么新增續航里程的新方式呢?車企和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為此都做出了那些努力呢?
氫云鏈認為,目前提高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途徑有效方式只有兩種,分別是新增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或者車身輕量化,換句話說就是,要么讓一輛電動汽車里能攜帶更多的電能,要么降低車身重量,使得百公里能耗大幅下降。
因此,除了提升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之外,新增續航里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車輛的輕量化設計了。
眾所周知,只要降低了車身重量,車輪所受的滾動摩擦力就越小,電機就不會把更多的輸出功率用于克服滾動阻力上,從而有效延長續駛里程。所以,不管是燃油車輛還是新能源車輛,車身的輕量化設計都是可以起到節能用途的。
據氫云鏈了解,現在已經有很多車型開始入手,通過使用全鋁車身或者鋼鋁復合車身,并且車身的包裹件采用碳纖維材料等方式來打造輕量化車身,不過這樣做的劣勢就是讓新能源汽車的造成成本大幅新增,使得本來就偏高的純電動汽車售價再創新高。所以,提高動力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或許才是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焦慮的最終方式。
當然,像降低電機功率、降低風阻系數、使用純電專屬平臺、采用增程式設計等方式或許在側面能夠提高續航里程,但是要實現真正的無續航里程焦慮,解決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以及充電速率才能徹底解決。
總之,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并非是新能源汽車新增續航能力的唯一途徑。對汽車的很多方面進行改進都能夠達到一定的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