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96次 | 2021年10月12日
蓄電池行業17家公司上榜淘汰落后產量名單
工信部日前公布第二批2014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公司名單,共涉及10個產業的132家公司。除稀土產業外,第二批名單還涉及煉鋼、鐵合金、銅冶煉、水泥、平板玻璃、造紙、制革、印染、蓄電池等其他9個產業。
有關列入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的公司,工信部要求有關省(區、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在2014年年底前關停列入通告名單內公司的生產線,拆除相關主體設備,確保不得恢復生產和向其他地區轉移。不過,根據以往產量淘汰實際執行看,效果未必明顯。這種淘汰難度,從稀土、水泥和蓄電池等行業可見一斑。
工信部已數次公布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的名單。在七月十八日公布的首批2014年工業行業首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公司名單中,包括煉鐵、煉鋼等15大工業行業。
稀土:28家公司淘汰10萬噸
八月十九日上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此次名單中,28家上榜稀土(氧化物)公司要淘汰稀土產量10.371萬噸。其中,來自內蒙古的公司最多,為15家,涉及產量6.221萬噸,占第二批所淘稀土產量的六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公布稀土淘汰的具體公司名單和產量。此前,在各地方公布的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名單中,曾列出過稀土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包鋼稀土(600111,股吧)冶煉廠、包頭華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和包鋼和發稀土公司同時出現在上述名單里,三家公司合計淘汰產量1.02萬噸。而這三家公司均為稀土行業的龍頭公司包鋼稀土(600111.SH)的旗下公司,該公司通過全國布局,現有29家分子公司(含控股、參股公司)。
有關列入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的公司,工信部再次要求有關省(區、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在2014年年底前關停列入通告名單內公司的生產線,拆除相關主體設備,確保不得恢復生產和向其他地區轉移。
實際上,為順利完成淘汰任務,各省也都明確了工作進度表。以湖南省為例,相關公司在今年十月底前必須全部拆除通告的落后產量主體設備、生產線,嚴禁淘汰的落后產量設備轉移;各級政府十一月底前必須完成對所有淘汰的落后產量公司的現場檢查和驗收,省淘汰落后產量工作領導小組將于十二月對各地2014年淘汰落后和過剩產量工作進行檢查驗收。
工信部曾在去年整頓稀土產業時查處未達到稀土行業準入條件的不合格公司,這些公司基本已在關停之列。“稀土行業,下一步工作是如何促使行業兼并重組,假如再發現不合格公司,仍會要求淘汰。”稀土專家徐廣堯說。
不過,看似嚴厲的稀土產量淘汰,實際也跟治理鋼鐵產量類似,不排除“僵死產量”充數的情況。
同日,一位內蒙古稀土公司高層就向本報記者表示,盡管很多地方政府列出了淘汰產量公司名單,但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屬于轉型或者已關停的公司,讓稀土行業的淘汰工作大打折扣。他說,名單中列出的很多生產線設備,很多公司早已變賣掉或者棄用了,“既然是落后產量的公司,勢必缺乏競爭力,你不淘汰它,市場就把它淘汰了。”他說。
蓄電池:17家公司上榜
上述名單同時顯示,安徽、江蘇等7省的17家蓄電池公司合計1536.7萬千伏安時產量也將遭到淘汰,其中極板產量970萬千伏安時,組裝產量566.7萬千伏安時。
實際上,2012年,在工信部當時公布的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量公司名單中,蓄電池就位列其中。從2012年的淘汰名單看,蓄電池行業雖然首次被列入名單,但整頓幅度較大,當時共有92家公司被列入整頓范圍。彼時,蓄電池行業整頓風暴已持續一年之久:2011年五月,國家環保部關閉取締了蓄電池生產公司348家,停產140家,停產整治160家,3個月后,國家環保部又公布了全國蓄電池公司名單和整治結果。全國共1930家蓄電池公司中,被關停的占82%。
但強力整頓下的蓄電池行業,一些落后產量依然能找到生存空間。
有行業人士表示,這幾年,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公布很多蓄電池行業整頓通知文件,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效果低于預期,出現被關閉的產量向外地轉移,白天整頓、晚上生產等現象”。
為杜絕這些問題,國家環保部加強了對蓄電池和再生鉛公司環保核查工作。截至目前,國家環保部于2013年四月公布首批合規名單,歷時近一年半共確定三批名單,入圍公司共有50家,其中第一批10家,第二批14家,第三批26家。
根據此前公布的《有關促進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產業規范發展的意見》,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行業已經作為國家淘汰落后產量的重點行業,2015年底前淘汰未通過環境保護核查、不符合準入條件的落后生產量力。
附件:工信部淘汰落后產量名單(蓄電池和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