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467次 | 2018年07月15日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真相還原
可以實現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從研發、生產到使用、報廢的全生命周期,真的都環保嗎?當然不是。
當集速度、激情、零排放于一身而橫掃全球的特斯拉,在新加坡因“非環境友好”之名“吃了罰單”后,這一在汽車業內爭論已久的話題似乎有了更加明確的答案。
這樣的判定結果,難道真的要將新能源汽車的環保優勢完全否定嗎?當然不是。
那么,究竟哪些新能源汽車是真環保,哪些又是“偽環保”?今年3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發布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案”,并將于7月展開評價,從關注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能耗的角度,力圖客觀還原新能源汽車的碳排放真相。
■首發“碳排放評價方案”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系統衡量全生命周期環保性能
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于今年3月首發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案”,開創性地基于生命周期評價(Lifecycleassessment,LCA)理論,對新能源汽車相較于同級別傳統汽油車的碳減排效果進行系統、全面、客觀的評價。
“不可否認,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對比國內純電動汽車和傳統汽油車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總體而言,純電動汽車已具備全生命周期減排優勢,但在具體車型上仍然存在差異,不同的純電動汽車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潛力也存在較大差距。也就是說,并非所有純電動汽車都具備較為明顯的全生命周期碳減排優勢。”主導該評價方案制定的中汽中心數據中心綠色發展部部長趙明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產業端、制造端如何通過多種途徑提升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水平,從而降低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同時通過我們的評價體系在消費端讓消費者更加準確地識別真正具有碳減排優勢的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在業內首發‘中國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案’的主要目的。這個評價方法,從汽車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完整地量化比較新能源汽車相對于傳統能源汽車的碳減排優勢。”
據了解,為了使碳排放評價方案更具科學性和權威性,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在中國汽車生命周期數據庫(CALCD)的基礎上,專門開發了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評價模型(CALCM)。負責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案制定的中汽中心數據中心綠色發展項目經理孫鋅告訴記者,這個模型根據生命周期評價標準的要求,將汽車原材料生產、電池生產、整車生產在內的車輛周期,以及電力生產和供應、汽油生產與汽車行駛階段在內的燃料周期都囊括其中,可以綜合評定出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結果。
■知己知彼發揮優勢
聯動產業上下游降低碳排放
在全球范圍內,近幾年,歐美等國都開始對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保持高度關注,并出臺相關政策,確保車輛“真環保”。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應用生命周期方法針對汽車使用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制定了GreenhouseGasEmissionStandard,每家汽車生產商在美國市場所售車輛的總和必須滿足GHG標準要求,否則將取消該汽車生產商在美國銷售的許可。此外,美國RenewableFuelStandard標準從2007年開始,要求可再生燃料必須實現20%碳減排,生物質燃料必須實現50%碳減排,先進生物燃料必須實現50%碳減排,纖維素燃料實現60%碳減排。在英國出臺的“NextGreenCar評價”中,將一輛車從原料制備到生產成型再到運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和污染都計算在內,從而得出NGC指數。“在國外,包括奔馳、大眾、福特、本田等汽車品牌旗下的幾乎每款新車都要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在研發階段就著手確定整車全生命周期影響的目標值,保證新能源車型與傳統汽油車車型相比,在全生命周期碳(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的持續進步和提升。”孫鋅說。
“經過7年的深入研究和行業實踐積累,目前我們的優勢是,已經建立起完善、系統的汽車全生命周期方法學、數據庫、模型和工具,同時,在實操層面,通過實車拆解進一步豐富數據庫及模型,得到更加客觀、科學的分析結果。”趙明楠向記者表示。
依據這套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案,中汽中心會對新上市的新能源車型進行拆解和評價,計算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評價結果。根據評價方法,如果該新能源車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值小于等于同級別傳統汽油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值(即基準值),則定義該車型為零排放汽車。
針對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客觀評價,也引發了國內外相關機構專家和企業的高度關注。
世界鋼鐵協會相關專家認為,開展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非常有意義,通過評價,可以識別真正節能減排的電動汽車,同時可以推動生命周期評價在汽車行業的廣泛應用,世界鋼鐵協會將為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共同推動該項工作。“通過開展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可以提高行業對全生命周期評價重要性的認識,促進汽車企業開展生命周期評價工作,更從容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綠色貿易壁壘。”專門從事材料科學研究的帝斯曼(中國)有限公司負責生命周期評價的專家向記者表示。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等相關機構的多位專家紛紛表示,汽車行業做生命周期評價要專注于做好汽車行業應該做的事,通過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幫助汽車行業識別出真正從全生命周期意義上有減排潛力的汽車,指導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帶動汽車行業的綠色技術進步,引領汽車行業的綠色變革。同時,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項目的開展,不論是對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還是推動生命周期評價的行業應用都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完善具體的評價方法,使行業、企業、市場更信服是關鍵。
如何使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體系更好地落地,在評價體系的具體操作和落實層面,企業相關負責人也提出了相當尖銳的問題。愛馳汽車整車驗證相關負責人認為,各省市的能源結構分數差異會導致一款新能源汽車的評價結果有比較大的差異。為了使評價結果更客觀,建議各省市的能源結構分數,應該隨著結構的調整定期更新。
“既然是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評價,建議將新能源汽車在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放納入到評價體系中。”雷諾汽車某法規工程師說。此外,也有不少合資和自主車企相關負責人提出了擔心和疑慮,部分車企對自身現階段生產的某些新能源車型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表現信心不足。
■評價方案7月出爐首批評價結果擇機發布
趙明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在7月即將召開的中國汽車生態設計國際論壇上,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將正式發布《中國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案》,并對評價對象、評價指標、評價工具等細節做進一步闡述。旨在建立標準、公平和客觀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方法,對比分析純電動與傳統汽油乘用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純電動乘用車全生命周期的減排潛力,助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
目前,根據評價方案,中國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采用抽車評價和企業推薦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抽車評價流程為:確定車型、拆車、開展評價、發布結果;企業資源評價的流程為:評價申請、提交報告、開展評價、發布結果。結果的發布,將依托工信部批準的汽車行業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定期公布。
“按照計劃,今年7月開始評價拆車和調研等工作獲取數據,擇機發布首批評價結果。到今年年底,會陸續有多款純電動乘用車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評價結果出爐。”孫鋅說。
通過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評價,可以實現打通產業端、制造端和市場端,真正實現聯動、提升和挖掘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減排潛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正確引導綠色消費的多重目的。對此,趙明楠向記者表示,針對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中汽中心將公開發布中國汽車用材料、能源、運輸等行業平均數據,為新能源汽車碳排放評價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碳排放評價向平臺發布其企業的碳排放數據,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企業可以更新底層材料數據。通過提供碳排放更低的材料,促進低碳排放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將更多真正環保的新能源車型推向市場。“為從生產到流通各環節的參與者提供具備參考價值的評價數據,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正是我們的初衷。”他說。
上一篇:超級電容器的研發應用取得新進展
下一篇:電動汽車充電為什么會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