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727次 | 2020年10月09日
有關鋰離子電池資質認證解析
1、歐盟電池指令:二零零三年初歐洲接二連三頒布執行了R0HS和WEEE指令,令各個國家尤其是我國內地的電器產品生產廠商一片嘩然,我們四處奔波與認識兩個指令之間。但很多人卻我不了解,這兩個指令不太合適電池,電池有專門的電池指令91/157/EEC,93/86/EEC和/98/101/EC,歐盟電池指令和R0HS是適宜不同公司產品的平行指令,但大多數電池制造商堅信不疑SGS資質認證和R0HS,卻不了解是個原則性的嚴重錯誤!SGS是歐洲的一個權威認證機構罷了,R0HS指令不是很適合電池,因此,歐盟電池指令才是科學合理的稱呼,我們應該關注歐盟電池指令,而不是其他指令,否則的話會容易導致大多數不必要的麻煩。
2、L資質認證:適宜范疇為美洲地區,重要是為安全風險評估,資質認證周期通常情況下為2個月左右的時間(鉛酸蓄電池稍微短一些),資質認證費用通常情況下為幾萬塊人民幣到十幾萬人民幣上下。為何UL認證熱銷,重要是因為在美洲地區還有一個狀況,便是所有經過UL認證的公司產品,假如消費者購買后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出現嚴重后果(舉個例子傷害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可以投訴供應商,而供應商比較容易可以得到財險公司的賠付,緣故便是因為公司產品通過了UL認證,因此,通過UL的公司產品在北美比較容易銷售非常大程度是這一個緣故。
3、PSE認證:適宜范疇為日本地區,重要是安全和功能測試,現階段市面上出現的標準有兩類,一種是引用IEC60950,另外一種是引用IEC62133,前面一種是普通級信息類產品標準,后者是電池的國際專有標準。前面一種會被后者慢慢替代。前面一種資質認證周期較短,兩周時間就可以,后者資質認證周期較長,必須要1-2個月的時間,資質認證費用也對應有好幾千人民幣到幾萬塊人民幣上下。價格差別重要是看申請的是何種形式(菱形還是圓形)的PSE,用的是何種標準。步入日本這個國家市場的特定電器產品及材料類公司產品必須取得受到日本這個國家經貿工業部許可的第三方平臺資質認證,標示PSE菱形標志,非特定電器產品及材料類公司產品則須做自我宣稱或申請第三方平臺資質認證,標示PSE圓形標志。鋰離子電池兩者都可以選擇,現階段由于鋰電廠充分考慮到成本問題選擇的是圓形鋰離子電池,否則是海外客戶規定要求制作成棱型鋰離子電池。
4、UN38.3:適宜范疇基本上牽扯到世界各國,屬于安全和功能測試,只要是是牽扯到空運的出貨包裝里面含有鋰離子電池,不管是很小的紐扣電池?安裝在設備上的電池?還是與設備包裝在一起的電池?都必須要進行UN38.3檢測并且取得特種運輸辨別報告單后方可通過空檢。資質認證周期從幾天到一個月上下(重要是按照公司產品的容量,前期條件的試驗來定),資質認證費用從好幾千人民幣到一萬多人民幣上下。最近UND0T(UND38.3)的正式強制,導致大多數制造商也在徘徊,找不到適宜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但實際而言,只要是符合實驗室IEC17025的規定要求,有相關UN38.3檢測專業設備,強有力的技術指導做中堅力量,都可以進行UN38.3檢測并出具UN38.3測試報告;值得注意的是:最終特種運輸辨別報告單一定要由國家民航總局直接授權認可的危險品鑒定機構才能審核發證,UND0T(UND38.3)和其它資質認證的差別是,其它資質認證的效果體現在終端銷售市場上,UND0T(UND38.3)的檢測效果體現在運輸過程中。
5、CE認證:適宜范疇為歐盟地區,可分為安全和功能測試,資質認證周期從幾天到一年上下,資質認證費用從好幾千人民幣到幾萬塊人民幣上下。CE認證相對UL認證,通過的概率(安全)相對高一些,在我們看來,歐盟成員國的龐大更吸引了大多制造商進行CE認證,說到底,歐美和北美的銷售價格比我國內地相對好大多數,但便是因為歐盟的龐大,因此其標準更新的速度也是令人迷惑不解,因此導致大多數制造商一直處于比較迷茫的狀態,貌似難以跟得上標準的更新。CE認證屬于自我聲明,假如廠家自己有能力進行檢測,則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公司產品上貼上CE符合性標簽銷售的歐洲,但若在歐盟市場被抽查不合格,則會被召會(很嚴重的處罰),因此我國內地大多數廠家都委托第三方平臺進行檢測,非常大程度上防止出現了召回的風險。
下一篇:什么因素影響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價格